从蒙顶山顶到马牛山麓,万亩茶园新芽娇嫩;从青衣江畔到大渡河边,梨花桃花争芳吐艳。三年“赶考”后的春天,雅安人民正满怀信心创造美好新生活。
可还记得三年前的庄严承诺?让灾区“户户安居有业、民生保障提升、产业加快发展、生态文明进步、同步奔康致富”。如今这个规划愿景,正变为看得见、摸得着的生动现实。
而支撑这一切的力量,来源于中央统筹指导,来源于地方落实主体责任,也来源于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团结奋进、自力更生的精神。
担当担责的党员干部是“定盘星”,以人为本、尊重民意的理念贯穿重建始终,“5+2”、“白加黑”的精神状态,成为重建“攻坚战”的主旋律。
主动作为的灾区群众是可靠力量,广泛参与、守望相助,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起幸福美丽新家园,铸就了重建的牢固根基。
灾后恢复重建,灾区党员干部既是组织者,也是参与者;既是带头人,也是“定盘星”。灾后重建的战场,就是党员干部的考场,检验并彰显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本色。
从灾后重建开始,“赶考”一词,就深深刻烙在了灾区广大党员干部骨髓里。
为什么?
要求严、任务重,在三年内基本完成灾后重建任务、七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奔康致富,就是一场“赶考”,没有预演和排练,天天都是直播、处处都是考场。
怎么办?
一支坚强有力、廉洁自律,能打硬仗、善打胜仗的党员干部队伍,是恢复重建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。
下深水、破难题,雅安不断强化主体意识、责任意识、感恩意识和“赶考”意识,一个网格化、下沉式、专业性的重建责任管理体系下,市级领导“包县联点帮扶”、市级部门“联村帮户”活动成了“赶考”重要载体,270余名市、县领导干部联系143个乡镇(街道),6400名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21万重建户,各级力量“下沉”一线,确保每个重灾乡(镇)、村(社)、组和每户重灾户、每个重建项目都有干部负责,人人肩上有担子,个个心中有压力。
勇实践、甘奉献,“同坐一根凳、同讲一席话、同聚一条心、同向一起干”,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,一些重建难题在与群众“交心换心”中融化消解。芦山县清仁乡大同村党支部书记袁超,罹患癌症却不下火线,带病坚持奋战在恢复重建的第一线。正是有一大批袁超式的干部带头实干、敢于担当、勇破难关,灾区才一天天“旧貌换新颜”。
在雅安市重建办,一摞一摞的工作台账,记载着各类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情况,记录了每一个重建项目推进的轨迹——通过“问题导向”“工期倒逼”的方式,雅安让问题推着工作走、让时间催着工作走,各级各部门倒排工期、挂图作战,逐级建立了以日保旬、以旬保月、以月保节点、以节点保全年的目标控制体系。
党员干部成了灾区群众的“主心骨”和“定盘星”。在灾后重建的每个时间节点,他们干在最前列,冲在第一线,用实际行动攻克每一个“难关”。
地方作为主体,离不开群众参与;群众广泛参与,铸就恢复重建的牢固根基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,人民群众始终是灾后恢复重建的主力军和原动力。
3月19日,天全县始阳镇凤翔新民小区春光正好,山青水碧、鲜花正艳,一栋栋川西民居特色的建筑错落有致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。凤翔新民小区“自管委”主任胡德斌,四处查看公共环境,检查卫生情况。“从散居到聚居,我们曾担心管理不好,但随着自我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,村民很配合新村管理工作。”
和新民小区一样,在雅安,232个新村聚居点建立了“自管委”,这是灾后重建中充分体现群众主体意识的自建自管新办法。
灾后重建启动时,在党委政府引导下,受灾群众自发选举成立的自建委“遍地开花”,独立自主开展价格谈判、项目实施、资金管理、质量监督、事务协调等工作。农房重建完成后,“自建委”则向“自管委”过渡,群众广泛参与纠纷调解、环境整治、资金管理、产业发展、文明劝导、文化建设、安全巡查等。这种党组织领导,受灾群众、党员干部、社会力量参与的“1+3”基层治理办法,以“党支部核心领导、自管委组织协调、群众当家作主、社会广泛参与”的“四位一体”工作格局,极大地提升了灾区干部群众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。
通过“自建委”“自管委”等平台,群众变“等着帮”“靠边看”为“自己建”“自己干”,群众不竭的力量源泉得以涌流。灾区人民发自内心地感恩,不等不靠、攻坚克难的主体意识生根发芽,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。
在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,一栋栋整齐的标准厂房拔地而起;守着农业农村和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经济走廊,田园变公园、家园变果园、农民变工人,受灾群众在农旅融合、一三互动的康庄大道上,劲头更足。
三年的“赶考”路,只是时间长河的短短一瞬。但对地震灾区的干部群众来说,在灾害中汲取了浴火重生的力量,收获、铭记的内容,太多太多——
看崛起的城乡住房:一座座产村相融的聚居点,勾勒出最美的乡村画卷,一栋栋高大亮丽的城房,是庇护灾区群众身心的温暖住所;
看崛起的公共基础设施:学校、医院、道路、桥梁,让生产生活更加便捷;
看崛起的发展后劲:产业重建增强了灾区“造血”功能,特色农林业、文化旅游业等优势产业逐步壮大,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雅安,正着力将“绿水青山”转化为“金山银山”;
看崛起的伟大精神:不屈不挠、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在“赶考”中再次展现。
中央统筹指导、地方作为主体、灾区群众广泛参与——这条重建之路将引领四川人民、引领灾区人民,在面对大自然的挑战时,始终临危不惧,奋勇向前!
本报综合四川日报
|